夏季心血管病人的自我护理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4-07-15众所周知,每年冬春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,这使得不少人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: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,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。其实不然,夏天气温升高,人体皮下血管扩张,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,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,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。因此,在炎炎夏季心血管患者在自我护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内容:
1.注意监测血压,降低发病风险
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,夏季,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,引发危险事件,尤其是血压的波动。由于气温升高,血管扩张,血压可能因此而产生波动,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,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,避免血压大起大落。
2.饮食有节,注意控制血糖
3.饮食清淡,低脂膳食,保证水分充足摄入
心血管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豆制品,可适当吃一些瘦肉、鱼类,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,在睡前半小时、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最好喝一些白开水。夏季营养要注意全面均衡,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,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,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适当控制钠盐的摄入量。
4.学会识别心衰症状,注意观察尿量
炎炎夏日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一次艰难的考验,稍有疏忽,急性发作就会不请自来。心衰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和盐的摄入量。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尿量,如果尿色很深,尿量少,下肢出现浮肿,甚至出现夜间不能平卧,轻微活动就觉气促时,要及时就医。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,对突然发生的胸痛、气急、喘促要提高警惕,持续15分钟不能缓解者要立即到医院就诊,持续30分钟以上者,即使缓解了也要马上去医院检查。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者,比如原来散步较长距离没有问题的,突然走100米就走不动了,原来爬三四层楼没问题的,突然爬一层楼就心慌气急了,也应及时到医院去诊治,以免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。
5.注意防暑降温
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,天气闷热时,室内可以开启空调,但温度不要太低,25度左右为宜。运动要适量,避开高峰期。“高峰期”是指上午6时~9时,该时段为冠心病的高发期,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,既没喝水又没活动,血液在血管里变得黏稠,血流速度变缓,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。炎热夏季,冠心病老人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傍晚或晚上,切忌在烈日下锻炼,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。当出现天气闷热、空气中湿度较大的“桑拿天”时,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。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,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,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,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,老年的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还应特别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。
此外,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,且是可预防的因素,所以吸烟者一定要积极戒烟。
一到夏天,饮食习惯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,一方面夜宵的增加,导致暴饮暴食、饮酒无度,另一方面夏季病原菌繁殖旺盛,食物容易腐败,不洁饮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道感染,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。所以,夏季不但饮食要清淡,而且不可暴饮暴食,不可过度饮酒,注意饮食卫生。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坚持定时定量进餐,定时监测血糖,防止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的发生。